翻页   夜间
翰墨小说网 > 大宋嫡子 > 第三章 凄惨幼弟赵德芳
 
  
历史上,赵光义即位后,赵匡胤的子孙都饱受猜忌,可不单单只是赵德昭这个嫡长子。
比如说,赵匡胤的小儿子、赵德昭的幼弟赵德芳。
这位赵德芳,其实就是民间流传数百年的热门评书戏曲《杨家将》里“八贤王”的原型,据说是他拥有一把御赐金锏,可以“上打昏君,下打奸臣”,威风无比。
可惜历史不是故事,更不是戏曲评书,真正的赵德芳不但没有那么威风,而且也没有落到一个好收场。
他年仅22岁就死了,跟在28岁上被逼自刎的、他的二哥赵德昭,那就是前后脚。
赵德昭正念叨自己的这个幼弟赵德芳,忽然听到殿门处传来脚步声,正是赵德芳来了。
“二哥!”
一个十五六岁的清秀少年走了进来,先喊了赵德昭,然后才瞥见赵光义,于是慌忙下拜行礼。
“三郎见过叔叔。”
“哥儿俩都来啦,好,好,省得皇兄派人一个一个喊来……”赵光义笑容满面,伸手轻轻抚摸赵德芳的头顶,看上去很有做长辈的慈爱模样。
“三郎,过来让二哥看看你长高了没有。”
赵德昭招手把赵德芳叫到跟前,站起跟他比了比身高,发现赵德芳的头顶正好平齐自己的下巴,笑嘻嘻说道:“哎呀,三郎,你还真长高了不少,再过上几年,怕是要比你二哥我还高哦!”
说话间,赵德昭一瞥眼,发现赵光义正瞧着这边,嘴角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讥诮与轻视。
赵德昭看懂了这个表情的意味,赵光义是把我和赵德芳,都当没长大的小孩看待呢,好嘛,好得狠呢!
你把我们哥儿俩当不懂事的小孩,那就不会过于防备我们!
这时候,赵德昭听到殿外脚步纷沓,人声嘈杂,显然是不断有人前来,这些人当然也是为了求见圣上。
赵匡胤因为身体不适,已经辍朝三天了。
圣上龙体欠安,做臣子的怎能不来探病表忠?
圣上已经五十多了,在这个时代,如此年纪就是半截入士了,谁知道会不会一病不起,朝局又会不会生变?在圣上患病的敏感时期,一旦行差踏错,搞不好就是万劫不复!
所以,不管有事没事,进宫探探风声也是好的。
那些大臣作如此想法,赵光义和赵德昭、赵德芳自然也是如此。
进来的那些紫袍大臣里,赵德昭看到了两张令他觉得亲切的面孔。
其中一人,便是他的岳丈,两朝宰相、祁国公王溥。
站在王溥右侧,正在跟他低声交谈的另外一人,则是大将石守信。
王溥是岳丈,天然就绑定了赵德昭这个女婿,当然只会站在他这一边,两朝宰相这个份量是不用说的。
而石守信与王溥素来友善,赵德昭觉得,此人按理说也应该是倾向于自己这一边的。
石守信虽然不是两朝宰相,却是赵匡胤起家本钱“义社十兄弟”之一,而且是开国六大将之首,而且跟随赵匡胤累经血战,颇立战功。
赵匡胤开国登基后,虽然玩了一套“杯酒释兵权”把戏,解除了石守信等义社兄弟的兵权。
但是,他跟赵匡胤的交情还在,在大宋军中的威望还在。
然而,历史上,石守信的下场却谈不上好,可以说被赵光义给坑了一把。
赵光义登基后,统军讨伐契丹,大败于高梁河,全军覆没,二十万将士只有十万生还,可以说是一场惨败。
赵光义不肯承担自己决策错误的责任,把锅甩给了石守信和刘遇,石守信成了最大的背锅侠,遭到降职处分,要不是宋朝不兴杀戮大臣,估计连脑袋都得砍了。
高梁河惨败的最严重后果,便是大宋再也没能够从契丹手中收复燕云,甚至连尝试一下的勇气都失去了。
燕云没有收复,国防形势就不完整。
没有燕山的阻扼,来自北方草原的骑兵便可以通过燕山隘口长驱南下,黄河以北无险可守。
蛮族南下的铁蹄,从此成了大宋朝野的噩梦。
而在靖康年间,这个噩梦终于化为了现实。
可以说,北宋的覆亡,靖康之耻,赵光义的拉垮无能,是肇祸之始!
“但是现在,我来了,就决不会让这一切发生!”
“我上位之后,一定能够收复燕云!”
“不仅如此,我还要带甲十万,横行漠北,扫荡西域,恢复汉唐旧疆!”
“我要把后人口中蔑视戏称的‘挫宋’,变成真正的铁血强宋!”
赵德昭暗暗在内心呐喊,表情却肃然恭敬起来,迎着王溥和石守信率先招呼。
“岳丈,石将军。” 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